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《顾道长生》 > 第311章完结

第311章完结

送过一小碟处理好的蘑菇丝,老者没犹豫,拿起几根就嚼在嘴里。

那蘑菇丝入口,先是微甜,然后有些麻,就像不小心嗑了一粒麻椒的那种感觉,片刻后,又传来一阵肉软劲道。

“不错,可以做主菜,也可以调味。”

老者点点头,心中有数,跟着转到2号区。

这片种的全是土豆,许是种了n茬,这茬还没收获,都是绿绿的秧苗。不过专家拿来几种样品,有些惭愧道:“我们试验了很多次,还是没办法迅速提高产量,目前最好的一批亩产约1.4吨。我们发现的那些异化品种,口感上有帮助,对产量的作用不太明显。”

“你们尽心了,不必挂怀。”

老者安慰一句,也是无奈。

话说联合国早已将土豆列为四大主粮之一,并在种植面积和科研上给予主粮地位的保证,但它在夏国的处境一直很尴尬。

要知道,国内75%重点扶贫县的主粮都是土豆,可政府根本不重视,几乎没有项目支持,还不断削减种植面积。

在2005年左右,全国土豆种植面积从8000万亩锐减到6000万亩,如今才勉强恢复到8000多万亩。

还有产量,夏国平均亩产是1吨,这数据已经维持了30多年。而国外每亩能达到两吨多,差距相当之大。

究其原因,还是国内的杂交水稻成果过于辉煌,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某些危机。

“你们放心,国家不日就会出台政策,我先给你们透个底。”

老者拍了拍专家肩膀,道:“从今年开始,马铃薯就会被列入粮食储备体系,计划在三年内,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.8亿亩,将亩产提高到2吨以上,并全面推广以马铃薯全粉为主的各类食品。”

嗬!

喜出望外啊!此言一出,在场的专家个个兴奋。

老百姓不了解,他们太清楚其中意义了:如果按现在的环境发展下去,不出数年,夏国的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1000亿斤以上!

而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异化品种的影响,小麦家族估计全灭,玉米家族苟延残喘,只有可爱的土豆,耐寒、耐旱、耐瘠薄,脱离蔬菜界指日可待。

更别说马铃薯全粉,不仅能做馒头、面条、米粉、面包等等,储存期也高达15-20年。

啧啧,简直拯救全人类的节奏。

看完了土豆,众人又陪同老者视察了其它的科研区,包括家禽类,牲畜类,林木类,花草类,以及重点作物如棉花、芝麻、甘蔗、橡胶等等,

核心就是采集各地的异化品种,加以培植试验,增强质量或增加产量,都是为了将来做准备。

比如肉食品一类,专家发现有一种异化老鼠和兔子,老鼠皮毛暗黄,兔子斑斑点点,皆是肉质鲜嫩,繁殖力超强,已经广泛分布在南北诸省。

不出意外,这种命名为黄毛鼠和斑点兔的生物,便是日后的主要肉食来源。

转了大半天,还剩最后一块区域,与别处不同,却是一大片开阔稻田,一个老头穿着靴子,挽着裤腿,正弯腰在田里忙活。

首长一见,顿时端肃几分——不是别人,正是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那位老爷子。

…………

实话实说,即便土豆在未来会发挥重大作用,但夏国的粮食根本还是稻谷。三十六个省,除青宁省之外,余下皆有水稻种植,而全国稻农有1.98亿户,7亿多人!

这是什么比重?

所以再艰巨,水稻都不能废,必须得度过难关。

其实有时候想想,政府也很复杂,新时代马上来临,问题无数,焦头烂额。可他们也很庆幸,不是突然死亡法,还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准备。

居住地减少,耕地减少,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集中在城市群,那头等大事就是两件:粮食和住房。

有饭吃,有屋住,便能维持稳定。

“袁老,实不相瞒啊,黑水省的粮区完了!”

首长屏退属下,跟老爷子在田间散步,对方在上上上任长老在位时,就已全国闻名,见过不少大咖,所以他也没啥做派。

“完了?”

老爷子一怔,喃喃道:“那可是7000万吨粮食啊!”

“是啊,7000万吨!那边还在下雪,且有扩延之势,部分的产粮区已被侵占,我们抽取了土壤样本,哪怕来年雪化,也不能耕种了。”

首长顿了顿,继续道:“还有湘南的洞庭湖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