载属于关学,没有被禁,可以引用。
朱铭今年才十七岁,就跑来太学做学正,很多学生心里是不服气的。
发生这档子事,立即赢得诸生尊重,不再纠结于朱铭的年龄。
学生们管不住嘴皮子,把事情越传越广。
因为事关大众生活,很快就传遍东京,皆知探花郎为了百姓用煤,因弹劾贪官而被罚了工资。
当月,石炭司主官被贬出京城,胥吏被抓捕好几个。
税炭场主管逮捕下狱,几十家官办炭场,被勒令平价卖煤,石炭价格从10文骤降至5文。
私营煤炭铺子,也被勒令平价卖煤,然而他们是高价进货,因为这个命令损失惨重。
这是蔡京一党故意的,趁机低价倾销抢市场,等风头过了再涨价。
不管如何,老百姓在此时是受益了,煤价直接下降一半。他们记得探花郎的好,因为那几个弹劾者,只有朱铭受到处罚。
小朱探花的名声,在东京城内外更加响亮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