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帝宫欢 > 分章完结阅读169

分章完结阅读169

的,不是那位高权重,不是那君临天下,只是,这孩子的平安!

“嗯。本王今日就歇在外殿,有什么事,也是个照应。明日,一切有本王,本王不会让皇兄真正的孩子不能正名的。”翔王言之灼灼地道。

“有劳王爷了。”奕茗仅是淡然地说出这一句,另开了一贴安神补气的方子,翔王拿了,亲自命随身的太监去煎熬了来。

饮下这碗汤药,又有太医院的太医进来给她确诊子嗣。

接着,在安置前,她只和翔王说了最后一件事,终是歇去内殿的烛火。

她的坚强,只要能撑过明日,就足够了……

元辉殿。

早早地,前朝的重臣便已候在殿外。

毕竟,今日之事,是事关重大的。

由于西陵夙在位时,并没有留下子嗣,早先,前朝为立哪位近支王爷为太子而纷争不休时,却传来胥淑妃突然欲过继筱王妃长子。

殊不料,胥司空甫在前朝提出立其为太子的谏言,后宫旋即传来,范容华怀得子嗣五月的讯息。

因着傅院正突染急症,昏迷不醒,太医院只由冯院判及数名太医一并诊脉,确认范容华是怀了五个月的身孕。

而范挽对隐瞒子嗣的托辞,自然是宫内艰险,她生性懦弱,本想着待到孩子稍大些再说,终是拖过了时间。

对此,胥淑妃纵面露欣喜,心底,焉能不计较呢?

恰逢,她派去寻找奕茗下落的,虽有捷报传来,但,派去了断的那队人马,却生生给翔王阻了,如是,她唯有使出最后的法子。

只让,奕茗和范挽相争,待解决掉一个后,她再全力对付一人,岂非是上策?

于是,有了今日的元辉殿议事。

当然,所议的事,无非是针对先帝遗留下的皇室血脉纯正与否之事进行辩议。

而毕竟碍着宫闱女眷的身份,元辉殿内,只用屏风隔开内殿和外殿。

由于关系皇室的声名,外殿的重臣,仅是汝嫣太师、胥司空、安太尉、风太傅、翔王、筱王六人。

内殿,除了胥淑妃、奕茗、范挽外,另有冯院判及数名太医。

气氛,自胥淑妃启唇,便是紧张的:

“今日,本宫召诸位前来元辉殿,实是为了一桩宫闱内务,这桩内务许是还会牵扯出后宫一些并不能见光的事,可为了我大坤国帝嗣血统的纯正,也唯有召各位前来,对此事,早作了断。”

外殿的重臣自然知道,是为了何事前来。

无非是,根据彤史记录的西陵夙临幸记录,对得上五个月子嗣的,理该是范挽,毕竟,那段时间,众所周知,西陵夙夜夜歇于华阳宫中,范挽的隆宠,令六宫侧目。

按着这记载,范挽怀上子嗣,是天经地义的。

所以,那被废黜入冷宫在先,又潜逃宫外,直到昨日方被翔王接回的茗奴,这五个月大的身孕,就颇费思议了。

纵然,经过太医院太医的确证,胎儿,确亦是五个月了。

但,能证明她的子嗣是西陵夙的,只有千湄和海公公。

可,如今,千湄已死,自西陵夙驾崩,海公公就辞去一应的职务,再不见踪迹。

哪怕第一位确证她怀孕的是傅院正,可彼时,西陵夙并没有表态孩子是他的。

是以,这个孩子,眼见得,在今日,是备受人质疑的。

只是,此时的奕茗,神态却泰然自若。

范挽倒是谨小慎微的神情,愈是谨小慎微,在这样的时刻,却反是愈能惹人同情。

如果说,这宫里,她曾看走了眼,那么,眼前的范挽,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
“胥淑妃,皇室血脉确是不容混淆,然,如今,该如何断得这子嗣血统,实是让人为难。”应上胥淑妃的话,率先开口的是汝嫣太师。

胥淑妃在屏风后语意淡淡地道:

“太师说得言之有理,孩子尚在母亲腹中,先帝又已驾崩,眼见得,连滴血认亲都是不能了。范容华,本宫问你,当日,皇上临幸你时,可有中途离开过华阳宫?”

这一句,问得是露骨些许,但,不啻是给了范容华一个极好的台阶。

在胥淑妃的眼中,显然,范容华,是比奕茗更好对付。

所以,合力除去奕茗,是不错的选择。

“回娘娘的话,皇上……皇上……”范挽的话语是吞吞吐吐的,半晌,方道,“皇上大抵都是下半夜才离开,当中,并没有离开……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