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文学

繁体版 简体版
大文学 > 虐文系统误绑了满级大佬 > 第37章 第37章俗话说“好事不出门……

第37章 第37章俗话说“好事不出门……

二皇子,你说句公道话!”

谢北辰冷酷道:“我不认识你。”

“而且我生是永平长公主的人,死是她的鬼。我的什么都是她的,我才不认你这套歪门邪说。”

大燕学子:???你他妈的???

施莺莺继续快乐补刀了一下:

“可这是你大燕的国情呀?又不是我朝云国的。你要参加的是我朝云国的科举,在我们的地盘上,就要听我们的。”

这位大燕学子也果然硬气,立刻道:“好!那我就回去——”

“再等一下。”施莺莺摆摆手,制止了他离去的脚步,问道:

“你和你们大燕国的长公主相比,谁更尊贵些呢?”

大燕学子『摸』不着头脑地回答道:“自然是大燕长公主。”

“那太好了。”施莺莺格外欢喜地一拍手,笑道:

“看来上下尊卑之分,不管在哪里都是通用的。”

“既然这样,把他拖下去,割了舌头。”她对谢北辰微一扬首,示意道:

“他刚刚对我有不敬之言。”

大燕学子立刻爆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惨叫,半点之前凭借着自己是个男人就格外骄傲和得意的架势了:“墨池中无长幼尊卑之别——”

“你敢对令堂说这些‘牝鸡司晨’之类的话么?”施莺莺问道。

“……敢!”大燕学子继续硬着头皮高声道:

“『妇』德有云,‘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夫死从子’!”

“那在你眼里,‘男女’都要排在‘长幼’前面了。”施莺莺叹了口气:

“明明墨池中不论长幼尊卑,只论学问;你却不与我论学问,一定要提‘男女’之别;在你眼里,‘男女’又排在‘长幼’前面,可见你是不把墨池的规矩放在眼里,先把最大的一条规矩给坏了。”

“既然你不想遵守墨池的规矩,那我就跟你论律法;可我跟你认真论起来尊卑之别来,你又要搬出墨池的这套来脱罪,世界上哪来这样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好事呢?”

再也不用施莺莺强调第二遍,谢北辰就特别流利地把人给拖了下去,施莺莺这才整理了下衣袖,笑道:

“还有哪位能与我相辩?先说好,我们只论学问。”

有人在后面朗笑了一声:

“永平长公主这是为墨池相辩正风气呢。”

“否则万一今天的辩论传出去,便要让人看笑话了:十年一次的盛会上,竟然没有人讨论学问,反而让一个大燕国的外人在这里大放什么‘男女之别’的厥词,到时候丢的可是我们所有人的脸。”

周明德越众而出,来到施莺莺面前深施一礼,笑如春风拂面,令人心醉:

“我来与长公主相辩。”

两人在高台上相对而立,清朗的声音在风中传远:

“兴修水利有何妙处?”

“不犯旱涝,丰产由己,航运便利。”

“航运便利,则商业兴盛。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,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,国多失。”

“利出于一孔者,其国无敌。故予之在君,夺之在君,贫之在君,富之在君。”

“以何立国?”

“以民立国,社稷为贵,君为轻。”

……

每次的墨池盛会都会被编纂成册,毕竟是十年一遇的大场面。

以往的墨池记录里,群英荟萃,众星璀璨,出『色』者不知凡几,但每次墨池学会只有三天的时间,想要在三天的时间里讨论国家大事、经史子集,未免有些匆忙;再加上负责记录的人毕竟也人手有限,所以才会设立高台,将高台上相辩的人们的言论一一记下,上下两册就足够了,剩下的在台下辩论的,就只能记录格外出彩的言论。

只有这一次的盛会,不仅编纂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足足十册,甚至在这十册里,有九本上都出现了同一个人的名字:

和她辩论的人换了又换,只有她的名字与封号巍然不动——

朝云国永平长公主,施莺莺。

不管上来的人和她说什么,她都能毫无障碍地接上话题:

谈治国之道,她就能说到律令赋税、适材适所;谈起民生……算了,有她年纪轻轻便监修的两大水利工程放在那里,没人会想不开去跟她辩论这个的。

谈起用兵之道,她便给出了依托朝云国地势之便的新式海战之术,数年后,新式海战之术竟然就成功地在和大燕国开战的时候用上了,这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