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才都准备妥当,对着下面的副官一点头,副官高声唱喏:"礼仪之始,在于正容体,齐颜色,顺辞令。众学子,知否?"
众秀才连忙躬身一礼:"诺!"
听了统一的回答后,副官行至学政跟前,叉手为礼:"大人,吉时到。贤学子已恭候多时。"
学政点头:"开文庙,众学子入内祭拜。"
副官答:"诺。"文庙大门dong开。
于是副官一一传下话,每列的秀才前方都有一位县学的先生领着,秀才们排着整齐的队伍,等了副官带路。恭立了一会儿的众秀才,才在县学先生的带领下跨过文庙大门,走入文庙内。
进入文庙,步行百步就是一座大殿,里面就是供奉着文圣,也是把浩然正气带入民间的大圣人,是整个读书人进科举仕途的老祖宗。众位学子一起三跪九叩,然后行礼后,由前面的教书先生一一发放着玉牌,这个玉牌不记名的,等到祭拜完后,秀才们可以拿着这块玉牌去县学换有特殊标识的唯一玉牌,可以当做身份证件使用。
等所有秀才都取了玉牌,在文庙前,众位县学先生站立在前,与众位秀才相对,秀才们向着先生躬身行礼,意思是拜入县学,然后有衙役举着六个礼盒,分别放着六礼:芹菜,莲子,红豆,红枣,桂圆,以及gān瘦的肉条!
然后秀才们相互鞠躬,表示能够互相友爱帮助。
等所有礼节完成,副官则让先生们带着众学子往后面行去!那里就是一座高山,林木茂盛,似乎喜鹊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,挂在枝头叽叽渣渣的叫着,给庄重的氛围带来了喜气。
文庙后门相对的是一块由青石铺就的石板路,一直延伸到山顶。在祭拜文庙时,这个过程叫上青云路。在山顶有一块文圣的等身雕塑,在雕塑旁有一眼清泉,秀才们登上去了,要净手后触碰雕塑,这时就可能有天人jiāo感,也就是文学子开悟,一旦开悟,仕途可以说步步青云,不过安定县自从有了文庙以来还不曾有这种传说。
副官站在石阶下,指着青云路说道:"我所指的就是青云路,上了青云路,扶摇九重天,尔等要多多努力,要知道行路难,学习的道路更是艰难,惟愿诸君不怕艰难险阻,直步青云。"
众位秀才拱手道谢:"谢大人。"
绵里自从来了后上就有些心绪浮动,jing神力活跃的厉害,跟着众秀才行了礼后,绵里看着青云路若有所思,这种情况在青云观中就有一次,绵里有些期待,有些不解。
【提示】:如果觉得此文不错,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!分享也是一种享受。